关于攀枝花市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
来源:攀枝花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:2019-09-09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关于攀枝花市2018年市级
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
2019年8月26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
市人民政府
一、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情况
2018年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,市级财政严格按照“三保一优”的财政保障序列,统筹财政资金,不断优化支出结构,完善资金管理机制,保障了全市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,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
(一)财政专项资金规模
2018年,在预算执行过程中,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,市级财力水平总体下降,经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同意,市本级财力调减72,943万元,调减后,实际安排专项资金为149,739万元。
(二)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向
2018年,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,严格遵循“轻重缓急”的原则,更加注重资金的统筹效应,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。具体投向如下:
1.教育专项资金9,445万元,主要用于继续落实教育支持政策、生均公用经费、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、藏区“9+3”职业教育、骨干教师津贴、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、校舍维修加固等方面。
2.社会保障专项资金20,635万元,主要用于社会保险基金市级补助、创业就业、城乡低保、城乡医疗救助、重点优抚对象保障、牺牲病故抚恤金及丧葬费、离休干部及二残军人医疗经费、市属企业离休干部及转制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补差等方面。
3.医疗卫生专项资金2,963万元,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防治、惠民医疗、免费婚检,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助、干部知识分子体检、城市低收入妇女“两癌”检查、打造特色优质医疗服务补助资金、食品药品检查等方面。
4.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1,709万元,主要用于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、安全生产监督检测以及推动钒钛高新区发展等方面。
5.扶贫专项资金1,750万元,主要用于贫困村产业扶持,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健康检查、种养技术培训、科技帮扶和二滩非农移民生活困难补助等方面。
6.人才专项资金2,996万元,主要用于兑现市级出台的人才奖补政策经费。
7.环保专项资金31,530万元,主要用于环境检测监督和乌东德水环境保护治理。
8.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,000万元,主要用于大众创新、专利质押贴息、中国工程院与市政府项目合作、地校合作以及户外广告规划等方面。
9.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,019万元,主要用于文化设施免费开放、公共文化服务站点建设、康养文化宣传、融媒体发展、广播电视传播能力提升等方面。
10.城市管理专项资金16,839万元,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、新购商品房补贴、城市平安管理、创建健康城市、城市消防用水等方面。
11.城市建设专项资金18,710万元,主要用于花城新区建设、保障性住房建设、城市建设规划、强制隔离戒毒所迁建等方面。
12.交通发展专项资金10,670万元,主要用于城市公交运营补贴、航线补贴、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等方面。
13.对口支援专项资金3,030万元,用于支持木里卫生院、教师周转房、农户住房建设,公路养护、农业推广、人才培训等方面。
14.其他专项资金7,443万元,主要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及其他方面。
二、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措施
2018年,市政府对市级专项资金的管理,坚持“以绩效为导向、以整合为抓手、以统筹为纽带、以监督为保障”的原则,全面落实各部门、各县区的管理责任,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。
(一)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
完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,先后制定了事前绩效评估、加强资金绩效管理、强化绩效运行监控等制度,构建起了以绩效为导向的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全流程绩效管理模式。事前绩效,主要是在探索开展专项资金事前评估工作的基础上,编制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;事中绩效,重在对市环境保护局、市农牧局、市扶贫移民局等8个市级部门共计6,641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实时监控,并实现动态调整;事后绩效,今年上半年已经对2018年实施的2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,涉及资金13,462万元,并按照相关规定,从中选取10个群众关注度高的项目评价报告供市人大常委会参阅。同时,做好评价结果应用,对部分绩效评价较差的专项资金,采取绩效调整、资金收回等方式予以盘活,统筹用于全市当年急需的重大民生项目。2018年,全市绩效管理、综合财政管理得到了省里的肯定,并获得表扬,预算绩效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(二)创新整合产业发展资金
深化财政专项资金改革,更加注重资金使用与产业发展间的互融互促,在统筹兼顾区域协调、产业协调、事权与支出责任等方面的基础上,2018年出台了《关于整合和规范全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的实施意见》,将过去按产业分类设置的产业发展资金,集中整合为产业统筹发展资金,做到资金归集一个“池子”,支出安排一个“口子”,把“零钱”转化为“整钱”,有效解决了以往资金使用“碎片化”的问题。整合后的产业统筹发展资金,采用了竞争立项、据实据效的奖补方式,既符合现有财政资金管理要求,促进了资金的优化配置,又满足了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,增加了资金的有效供给,对支持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(三)注重市级资金统筹衔接
用好市级专项资金的同时,不断做大资金“总盘子”,持续强化各类资金的统筹衔接。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力度,2018年市级对两年及以上的部门结余资金6,486万元全部予以盘活,统筹用于渡金线交通大中修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、科技扶贫、产业扶贫等项目,提高了存量资金使用效益。注重省市专项资金的衔接,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,坚持市级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省级资金相互协同,更好地发挥联动效应,最大限度地提振资金集中投入优势。全力用好市场机制,深化财政金融互动,健全“政银担”合作、风险分担、激励奖补机制,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,同时,继续推广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,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医疗机构、养老服务机构、教育机构、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。
(四)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
严格落实中央、省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,坚持做到“一个专项一个办法”,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,进一步筑牢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“笼子”。持续加大对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,增强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,提升专业技能,更好地适应专项资金管理的需要。充分发挥财政部门、审计部门、资金主管部门的作用,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,还重点开展了惠农惠民“一卡通”、四项扶贫基金、专项扶贫资金等领域的检查,对发现的问题,及时进行了整改。做好专项资金市、县、乡、村“四级”公开,不断细化公开内容,扩大公开范围,2018年公开公示项目达119项,较2017年增加54项,公开项目资金总投入为148,315万元,其中市级投入资金38,602万元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总体来看,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良好,但客观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比如:个别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有所滞后,执行进度亟需提高;部分单位的绩效意识不强,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分配、轻管理的思想。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认真研究,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。